信息分类
实践教学 首页 实践教学

河南研修新闻稿(一)

       笃行者,不以山海为远;善思者,无畏问道溯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思政课教师传承红色精神能力,深化思政课程改革,8月10日至1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的足迹,赴河南师范大学开展暑期实践研修活动,汲取红色文化资源,用心灵感受时代脉搏。此次活动激发了教师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纷纷书写下自己的研修感悟和学习心得。

刘芳:

       深入河南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这几天的实践研学,让我深切感受“信念坚定、心系群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先进群体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一座座村寨的传奇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为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战天斗地,筚路蓝缕,殚精竭虑的党员和劳动人民的光辉典范,实地感受裴寨人艰苦奋斗十余载,把一个一穷二白的省级贫困村改变成如今欣欣向荣的新型城镇化社区,实现“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裴寨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种奋斗精神也影响着高校思政教师的思想,让我们从中受到了精神洗礼,深刻感受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情怀,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赵家和:

       我有机会到我国的红色文化丰富的河南去考察研学,感到山海可平,收获满满。河南安阳的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它展示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甲骨文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了文化自信。红旗渠的壮观,展示了中国人民面对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展开了一场同自然灾害和物质匮乏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抒写了无数重整河山的壮举。这使我体会到只要干,只要实践,就能行者降至。看到了兰考的巨变,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怀念,让我明白了有一种求实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凡事探求就里,脚踏实地,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实事。通过研修,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党的初心和使命。

李淑娟:

       此次河南实践研修学习使我深刻感受到了殷墟遗址对我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见证;红旗渠这条“人工天河”使体现出的中国伟大的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勤劳勇敢的品质;郭亮村“挂壁公路”展现出的智慧的中国人民“新愚公”精神;感动于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红旗渠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不断发扬“新愚公”精神、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王兴力:

       我们学院思政课教师奔赴河南师范大学研学。学习了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尤其是红旗渠精神对我的触动最深刻,红旗渠精神十六个字,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更让我深受启发的是,他们在“战太行、走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实现之后,又与时俱进的提出了新红旗渠精神。任何精神都有一个与时俱进、指引当下的实效性。我深刻领悟到,激励辽宁人的抗联精神,也应赋予时代特征,为辽宁振兴凝聚精神力量,我们急需与时俱进、指引当下的新抗联精神。

刘丹丹:

       巍巍太行,孕育了红旗渠精神,诠释了新时代的愚公精神的内涵;裴寨村,彰显了新农村建设的风貌;兰考,让我们重温了焦裕禄精神的内核;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封博物馆中的一幅幅画作、一件件文物在低声细语地述说着中华千年的文明。通过短暂的社会实践研修,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中原文化,再一次诠释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以及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张申:

      千里赴中原,十八子相聚。五地启文化,一心兴村渠。为期7天的研修,有来自全国18所大专院校的马院同仁欢聚一堂,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同吃同住同行、互通有无、互相借鉴;流火的高温没有热过学员们学习的热情,高强度的行程没有消退学员们将研修进行到底的意志。研修班转战郑州、新乡、安阳、林州、开封五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革命遗址、历史文化遗址等教学点,深入浅出、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地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交流研讨活动。此次河南之行,是一次文化之旅,寻根之旅。通过一系列的研修学习,我院思政课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丰富了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思考、广博了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视野。

学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
邮编:110167   电话:024-31679767/31969585
Copyright © 2022 沈阳科技学院 辽ICP备11020003号-1
  • 微信平台
  • 抖音平台
  • 微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