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强化过程管理 提升项目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开展2024年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思政专项)立项答辩会

        为更好实现教改项目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理论研究反哺教学实践探索,推进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2024年5月2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4年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思政专项)立项答辩会。学院特邀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乃坤教授担任评审专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芳教授、学科带头人李强教授共同担任答辩组评委。




      答辩会前,刘芳院长对此次立项答辩会申报人提出要求:答辩会旨在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鼓励教师互取所长,教学相长。项目负责人以现场答辩形式进行10至15分钟的PPT汇报,对立项依据、改革方案、改革内容、预期成果等内容开展汇报,评委逐一进行点评、打分。




       会上,董玉枫老师率先开展答辩,围绕“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方向,提出课题着力点在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效果。三位评委就此主题,提出评审意见。杨乃坤教授提出,该项目理论、实践意义充分,在未来开展中应当注重针对性,紧抓学情。李强教授指出,项目整体较好,但范围略大,应当讲好开展的具体环境。刘芳教授指出,若紧贴民办高校特征开展教改,则更具现实性。

       郭书瑜老师围绕“大思政课”建设规划与“抗美援朝精神”的融合教学开展汇报,提出课堂教学中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具体实现路径。就此主题,杨乃坤教授建议,侧重点与新意很足,但范畴较广,应当抓住研究重心,详略有当。李强教授首先肯定了项目的实效性,随即建议郭老师研究中应该注重精神内涵的具体界定,注重收放自如。刘芳教授指出,项目很好,但是时间紧、范畴大,开展研究应该做好具体规划,圆满完成后续工作。

       张璐老师围绕“社团育人”与思政教育主题,提出借助思政相关社团联动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协同育人的项目主题。杨乃坤教授对项目立意作出肯定,并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要形成具体、可操作的实践路径。李强教授指出,项目实践性强,抓住社团育人与常规育人模式的根本差距,才能做好研究。刘芳教授点出,研究要突出“育人路径”这个中心,才能有效开展项目。

       吴宇飞老师对“互联网+”与思政课教学中信息化建设相关主题作出汇报,提出项目对于思政课传统课堂的改革建议。杨乃坤教授认为,该项目紧贴思政课当前建设热点,未来的开展中应着力于形成该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结合机制,以防脱离思政课的中心。李强教授指出,传统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对于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需要深耕具体领域,才能形成实践方案。刘芳教授提出,应当以丰富的研究集中具体领域,讲清模式规划,形成有效的实现形式。

       赵文晶老师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主题汇报,提出思政课与专业课联动育人的模式建议。杨乃坤教授指出,选题有一定意义,开展研究要利用思政课优势地位,才能对协同育人模式形成清晰规划。李强教授指出,预期成果的产出将会是项目难点,应当形成更具落地性的方案。刘芳教授建议研究控制范畴,对后续开展研究作出更具体的规划。




       答辩结束后,评审专家组对于答辩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建议教师们一方面理解教改课题与科研课题的差异,要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进具体课堂教学的改革,以科研反哺教学。

       最后,刘芳教授做总结:建议教师充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后续研究要认真整理项目过程材料,按时结项,将项目成果反哺教学,并通过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推动我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水平提升,从而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
邮编:110167   电话:024-31679767/31969585
Copyright © 2022 沈阳科技学院 辽ICP备11020003号-1
  • 微信平台
  • 抖音平台
  • 微博平台